跨越科技董事長李奇申先生是台灣Linux業界的先驅,今天的專訪中,我們將繼續探討「三層Web架構的缺點」
Q :現在很多廠商提出開發跨平台Web應用系統,這樣做是否比「Client/Server架構」好?
李奇申:我個人認為若是走向了「三層Web架構」,又有如下的缺點:
最近很多廠商都朝向Web Base開發了,這又將陷入了軟體業以往多年來的痛苦,並且,是朝向一個錯誤的方向,因為瀏覽器的架構適合「瀏覽HTML資料」,卻不適合「跑應用程式」,因為一切都在IE的控制下,應用軟體商會被自廢八成武功!以下都是Browser Base的缺點:
1.無法應付斷線問題:只是線路不穩定,或是臨時斷線,則出現許多問題,如資料同步,中斷作業...等等嚴重問題。
2.可維護性差:在web上開發,因為許多都是不可讀性高的PHP、ASP、GUI...等等,非常不易維護,人員離職幾乎無法接手。
3.IE無法控制周遭設備
4.周遭連接的新設備,IE沒有權限去控制:例如條碼掃描機....等等。
5.中央主機成本太高,穩定性差:所有的運算都集中到中央主機,負載太大,因此中央主機的成本相當驚人,動輒百萬千萬元,況且穩定性非常差。
6.終端IE用的Windows軟體維護成本太高:PC經常因為各地區人員的操作問題,這種Icon的點選不當、作業系統Windows當機、種病毒、主機故障硬碟損壞......等等各類層出不窮的問題而影響整間公司的運作,維護成本太高。
7.終端IE用的PC容易故障,整個資料損毀:PC體積大,熱度高,故障率也高,只要任何一台PC的硬碟損壞,都可能耗費一兩天修復,且損毀公司重要的資料,因為不可能每個人都會按時備份資料的。
8.PC無法可管理:PC屬於「個人電腦」,管理者無法可以管理每一位終端PC是否亂安裝非法軟體?中毒?是否在玩遊戲?是否在下載遊戲、MP3音樂?是否上網瀏覽閒逛?......等等眾多問題,根本沒有辦法管理。
9.不斷的採購更換公司的設備:採用Windows以及PC架構,企業幾乎要無法喘氣的每2至3年更換一次公司內部的設備,Windows軟體......等等,不斷的付出,不斷的更換更新的P3、P4.......等等,CPU以及Windows98、2000、XP......等等,沒有意義且不斷要付出龐大的費用。
10.全部遠端連線,風險高:由於集中式的Web Service架構擁塞,各分公司的執行效率會變差,終端的反應會變慢,甚至任何一點網路故障、斷線,則該點全部的PC整天都無法工作了,問題很多。
如今我們有了Linux作業系統,當然有機會「反抗」了。只是,如同我剛剛說的有Linux還不夠,還要加上「創意」,實現以前沒有想到的架構。目前我提出的XDNA理論,就是其中之一。用XDNA Server,將用戶要的服務(AP)、訊息變成「元件(XDNA基因)」,送到Client的XDNA接收器,將DNA基因重新組合,呈現在Client讓用戶使用與觀看,如此一來,真正的整合了Linex以及Internet上面的多種應用,可以真正實現未來的「免PC」、「免Windows」、「實現軟體應用服務」的大未來!當然,這中間已經完成了,「UI」、「各類Server/Client的元件」、「斷線處理」、「元件更新處理」、「資料庫」、「Account認證」......等等大量整合工作。
Linux就是要這樣,變成未來的「軟體應用」的主流!所以我看Linex是大有機會,大家要好好把握時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