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資訊傳真717期-IT Service 打造最佳經營環境(一)

經歷了過去幾年的大環境經濟不景氣,企業對於IT預算的支出也相對性保守許多,不再像過去經濟榮景時的大肆採購,剛這也使得大多數的IT廠商經過了一段業績的低迷期。不過在一片業績衰退的情況下,「企業IT服務」的業績卻不退反增,逆向的展現出一系列的長紅,成為低迷期中的一個新興明星,就由過去不到10%的營收比重,一直擴展到2002年時的30%以上,可以證明企業IT服務的快速增長。

許多企業表示,在目前IT環境越來越複雜化的情況下,如何使得設備運作正常,並且創造優異的效率,一直是企業內部所困擾的問題。然而,IT廠商雖然看中這塊大餅未來的發展前景,不選要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卻不是一致性的標準,也不是單一的解決方案就能夠完成。鑒於企業IT服務越來越重要,資訊傳真月刊特別在一月中舉辦一場「企業IT服務大趨勢」座談會,邀請廠商、用戶、以及市場分析單位共同參予,希望能透過座談的結果,為國內的企業IT服務規劃出一套適合可行的方式,為廠商或企業提供採行的參考標準。

IT Service亞太市場成長快速
根據研究單位IDC分析師表示,企業IT Service的定義是指廠商有能力提供給資訊系統或資訊系統相關項目有價值的服務,就統稱為IT Service。因此雖然說IT Service所涵括的項目相當大,範圍相當的廣,幾乎所有使用到IT 設備的企業都與IT Service離不開關係,但是IT Service根據其服務的目的,還是可以分成這以下三大類型:

第一:委外服務的部分。因為目前的資訊系統日趨複雜,而且異質平台上的整合也越來越困難,所以委外工作已成為目前IT Service的大宗。其中包括應用系統的委外服務、資源提供(如ASP、IDC等等)相關項目的委外服務,都是委外服務的項目。

第二:系統整合的顧問服務。在這個項目中IT 設備包含軟硬體的客製化工作,就成為其中的重點。表示,例如企業目前使用相當頻繁的CRM、SCM、ERP等軟體,由於各個產業性質的不同,所以也都必須要有客製化的開發工作,並且配合系統的整合,才能達到企業對這些設備的要求,因此這也是屬於IT Service的範圍。

第三:是對於產品的相關技術服務,而大多數指的是售後服務方面。例如軟硬體設備的維護服務、資料的備援服務、以及人員的教育訓練服務等等,都是歸納在產品的相關技術服務之中。

由於亞太地區(不包含日本)自2002年以來,IT Service的市場迅速成長,所以IDC也開始針對這個地區作一系列的調查與研究。剛這樣的調查可分成兩個部分來審視,包括該地區的IT Service總金額,以及該地區IT Service的總成交案件務。根據研究調查報告顯示,2003年亞太地區的IT Service總金額為210億美元,其中委外部分占了總金額的30%,而顧問服務則有35%的比例,剩下的35%即為相關技術服務的部分。而在台灣市場的部分,2003年總體IT Service市場金額為42億美元,而其組成的內容與亞太市場有些許的差異。就整體台灣的IT Service而言,相關技術服務占最高比例,達到40%。其次為顧問服務,占32%的比例。最後為委外服務的部分,占總金額的28%。不過就近期的成長趨勢看來,國內的委外服務成長已經超過了40%,未來很可能躍居該產業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另外,再就產業別來區分,國內仰賴IT Service最高的產業為金融業,這與國內金融業高度e化,而且產業競爭激烈有關,其次才是公家單位,第三則為高科技製造業。

就IDC觀察,國內的IT Service市場已經漸趨成熟,其中有幾個現象是值得我們加以注意的。首先是提供IT Service的廠商越來越多,例如許多IT Service的廠商於本就是軟硬體供應商,在覺得IT Service是未來的趨勢後紛紛加入這個市場。其次是所提供的服務越來越多樣化,例如曾經有業者推出「殯葬業」的IT Service,這是過去所從未發生的,這也表示市場的日漸多元性。最後是大企業中的資訊部門,在完成企業內的工作後,如果有不錯的經驗,也紛紛獨立成公司,不只是執行企業內部的相關工作,也進一步對外搶食生意。
跨越科技李奇申表示:相信身處IT產業的跨越科技,仍能擁有極大的市場優勢和發展潛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在雲端運算]部落格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