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申認為,在微軟壟斷市場的態勢下,是否真心要開放原始碼或只是個幌子?外界都在看,就算微軟開放,其中仍然可能有陷阱,比如版權問題,使用者稍一不慎,就會衍生出糾紛。
回顧歷史,自1960年的大型系統年代,大廠如 IBM 、 王安、 SUN等壟斷標準;到1985年的個人電腦年代,變成Intel 跟微軟windows在訂標準,以C/S架構為主;直至2000年的網路爆炸年代,由於W3C國際協會的成立,壟斷被打破了,由他們制定網路標準如 HTML、SOAP、XML、SOA...等等各種標準出爐,讓大廠無法一手主導標準,開啟了開放架構以及web service及網頁的時代。
李奇申說,以W3C制定的XML(讓計算機都能溝通)以及 SOA (服務為主的架構) ,用戶將不計較「機器」,只追求「軟體服務」,因此,這是一個網路 「服務年代」,將產生非常大的改變與商機。這個商機就是「軟體網路化」,也成為微軟、甲骨文的隱形敵人,這下一波的驚人巨變就是「服務供應模式的軟體銷售」(Sofeware as a service SaaS) 。他舉例,比爾.蓋茲說SaaS就是將軟體銷售視為透過網路提供的網路基礎服務。因此,可預見的是,未來傳統套裝軟體將逐漸消失,而網路服務軟體將大幅成 長,最終只有提供企業競爭優勢的客製化軟體服務者才會留下,軟體網路服務(web service)將成為下一波的IT明星。
由於看好未來IT產業「web service 服務平台」的龐大商機,李奇申於2001年創辦跨越科技,並開發出XDNA平台。運用網際網路分散式運算架構的特性,專為解決現今 「PC + windows 架構 」 下的問題。XDNA採用未來開放性架構的底層 Linux 作業系統,再加上Java 跨平台語言,整合了 SQL 資料庫認證分散式架構,以及透過 XML 協定傳遞等元件,成為新世代網路運算平台。

引用原文:http://cpro.com.tw/channel/news/content/index.php?news_id=511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